2024年春季主要農作物科學施肥指導意見
為加強我區春季主要農作物科學施肥指導,推進化肥減量化行動,促進科學施肥,進一步引導廣大農民科學、高效施肥,提升統
籌保障國家糧食、棉花安全和農業高質量發展能力,促進農民增收和農業綠色發展。根據我區春季主要農作物需肥特點,制定本指導
意見。
一、總體原則
(一)堅持測土配方施肥,科學合理施用化肥
根據作物目標產量和養分需求規律,結合土壤養分狀況,依托測土配方施肥成果,合理確定氮磷鉀養分配比和用量,優化施肥時
期及施用量。
(二)堅持新技術新產品新機具應用,提升施肥水平
結合單產提升等重點任務,因地制宜推廣普及水肥一體化、水肥精準調控等技術,積極應用水溶肥、微生物肥、緩控釋肥等新型
肥料,大力推廣種肥同播機、側深施肥機、噴肥無人機、有機肥拋灑機等高效機械裝備,提高先進技術與設備到位率。
(三)堅持有機肥替代化肥,推進有機無機配合施用
大力推行秸稈科學還田,因地制宜選擇不同的秸稈還田方式,包括秸稈翻埋還田、秸稈碎混還田、秸稈腐熟還田和秸稈覆蓋還
田。加大有機肥積造和施用,積極推行有機肥替代化肥(有機肥替代氮肥比例在10%—20%為宜),有機無機配施,優化土壤C/N
/P化學計量比,激發微生物活性,提升土壤綜合產出能力,持續推進化肥減量化行動。
(四)針對性施用微量元素肥料
微量元素肥料同大量元素氮磷鉀肥料有著同等重要、不可替代的重要性,針對土壤有效鋅、錳、硼、銅、鐵等含量低的區域,要
適量補充微肥;含量中等的區域,在生產中可適量補施,消除高產障礙因素。
二、施肥指導意見
(一)冬小麥
去年冬麥播種后,大部分麥區氣溫較常年同期偏高,小麥生長發育較快。部分麥區存在晚播、缺墑、整地和播種質量差的麥田苗
情弱、群體不足。今年我區冬麥苗情總體較好,但也存在旺苗弱苗并存。針對當前小麥苗情、土壤墑情和氣候特點,各地要遵循“因
地制宜、因苗施策,控旺促壯、促弱轉壯,節肥增效、綠色防控,穩穗增粒、抗逆保豐”的技術路徑,加強墑情監測,因墑因苗加強
小麥水肥管理,強化技術措施落實,促進小麥提單產,夯實夏糧豐收基礎。
1.破雪施肥,耙耱保墑,鎮壓提墑
在麥田積雪即將消融時,開展破雪施肥,畝施用尿素5—8公斤,可促使麥苗快速生長,達到促弱轉壯、增強小麥抵御凍害和抗病
害的目的;早春水澆地麥田和旱地麥田,應根據土壤墑情落實耙耱或鎮壓等保墑措施,疏松表土,減少土壤蒸發保墑增溫,重點做好
旺苗田和土壤懸虛麥田早春鎮壓耙耱;有條件地區可根據麥田土壤墑情制定灌溉計劃,預防春旱。
2.促控結合,促弱控旺,分類管理
對一類苗,突出氮肥后移。未澆冬水的一類苗麥田應在起身前期澆水;已澆冬水的一類苗麥田,土壤水肥條件好的,可將肥水管
理推遲到拔節期,控制早春分蘗,促進個體穩健生長。對二類苗,重點是適當促進春季分蘗,鞏固冬前分蘗,提高分蘗成穗率。未澆
冬水的二類麥田應在返青期澆頭水,并畝追施尿素2—5公斤;已澆冬水的二類苗麥田,表墑較差麥田,應在起身前后澆水追肥1—2次;
保大蘗、爭中蘗為重點,提高成穗率、確保畝穗數,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6—8公斤。對三類苗,應以促為主。未澆冬水三類苗麥田應
在返青前期澆水,并結合澆水畝追施尿素5—7公斤,配合磷酸一銨1—2公斤;對于已澆冬水的三類苗,應加強返青期肥水管理,以促
為主。早春管理以保冬前蘗、促中小蘗,爭畝穗數為重點。墑情好的麥田,做好返青前期提溫保墑,促早發,增加早春分蘗,起身期
配合澆水,畝追施尿素6—8公斤,配施磷酸一銨2.5公斤,提高成穗數。表墑差的麥田,春季應進行兩次肥水管理,第一次澆水追肥
應在返青時,畝追施尿素5—7公斤,配施磷酸一銨2公斤;拔節期進行第二次澆水追肥,畝追施尿素5公斤,硫酸鉀1公斤,提高成穗
率,促進小花發育,增加穗粒數。晚播弱苗田應趁雨雪追肥和早春返漿期追施速效氮肥,一般畝施尿素5—7公斤,磷肥施用不足田塊
可配施磷酸二銨5公斤。
3.中耕化調,預防凍害,及時補救
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做好應對“倒春寒”的準備。在降溫之前及時灌水,改善土壤墑情,調節近地面層小氣候,平抑地溫,或采
取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或植物細胞膜穩態劑等生長調節劑,預防春季凍害。凍害發生后應盡快調查幼穗受凍情況,及時追施適量氮
肥,然后澆水,促進受凍小麥恢復生長,減輕凍害損失。有倒伏傾向的旺苗麥田,返青后盡早鎮壓一次,同時,結合“一噴三防”,
在拔節前采取噴施多效唑等植物生長調節劑化調措施預防。
(二)春小麥
1.施肥原則
(1)基肥施用結合耕翻和播種可采用深施、條施、側施、分層施等施肥方法,確保種肥分離,肥料入土深度合理。
(2)施肥與灌溉制度相結合,巧施追肥,注重微肥。氮肥分期施用,適當調整追施比例,防止小麥前期過旺倒伏,后期脫肥減
產。生育中后期根據小麥長勢,適量追施磷鉀肥,孕穗揚花期注重鋅、錳和硼等微肥施用。
(3)注重施肥技術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單產提升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水肥一體化技術的應用。
2.推薦施肥用量
(1)產量水平300公斤/畝以下:氮肥(N)9—12公斤/畝,磷肥(P2O5)4—6公斤/畝,鉀肥(K2O)1—2公斤/畝。相當于尿素
17—22公斤/畝,磷酸二銨4—7公斤/畝,磷酸一銨3—5公斤/畝(養分含量73%,下同),硫酸鉀2—4公斤/畝(養分含量50%,
下同)。
(2)產量水平300—450公斤/畝:氮肥(N)12—15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2—3公斤/畝。相當于尿
素22—28公斤/畝,磷酸二銨7—9公斤/畝,磷酸一銨5—7公斤/畝,硫酸鉀4—6公斤/畝。
(3)產量水平450—550公斤/畝: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8—10公斤/畝,鉀肥(K2O)3—4公斤/畝。相當于
尿素28—33公斤/畝,磷酸二銨9—11公斤/畝,磷酸一銨7—8公斤/畝,硫酸鉀6—8公斤/畝。
(4)產量水平550公斤/畝以上:氮肥(N)18—22公斤/畝,磷肥(P2O5)10—12公斤/畝,鉀肥(K2O)4—6公斤/畝。相當于尿
素33—40公斤/畝,磷酸二銨11—13公斤/畝,磷酸一銨8—10公斤/畝,硫酸鉀8—12公斤/畝。
3.施肥方式與方法
(1)常規灌麥田全部的有機肥、磷肥、鉀肥和35%的氮肥作基肥一次施入,65%的氮肥在拔節期到孕穗期結合灌水追施。
(2)滴灌麥田全部有機肥、50%磷肥、25%氮肥和40%鉀肥作基肥施入,10%的磷肥、35%的氮肥在起身期到拔節期隨水滴施;
20%的磷肥、20%的氮肥和30%的鉀肥在孕穗期隨水滴施;15%的氮肥、10%的磷肥和30%的鉀肥在揚花期隨水滴施;5%的氮肥、
10%的磷肥在灌漿期隨水滴施。
(3)基肥配方肥推薦:18—22—6(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用量按上述推薦量折算。
(4)在缺鋅的地區,根據情況基施硫酸鋅1—2公斤/畝;后期,可在小麥灌漿期噴施相應微量元素葉面肥。
(5)在小麥抽穗—灌漿期,建議針對不同長勢的小麥田,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克和尿素0.2—0.5公斤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
噴施,達到防干熱風、防早衰,增強灌漿強度,延遲灌漿時間,提高粒重的目的。
(三)春玉米
1.施肥原則
(1)水肥耦合,依托水肥一體化技術,結合玉米灌溉制度,利用玉米大喇叭口期等水肥需求最大效率期同步規律,分次施肥,少量多次。
(2)肥料施用與深耕、增密等高產高效栽培技術結合。
(3)中高肥力地塊采用施肥方案推薦量的下限。
2.推薦施肥用量
(1)產量水平600—800公斤/畝:氮肥(N)13—18公斤/畝,磷肥(P2O5)6—9公斤/畝,鉀肥(K2O)1—2公斤/畝。相當于
尿素25—34公斤/畝,磷酸二銨4—6公斤/畝,磷酸一銨7—10公斤/畝,硫酸鉀2—4公斤/畝。
(2)產量水平800—1000公斤/畝:氮肥(N)15—20公斤/畝,磷肥(P2O5)8—11公斤/畝,鉀肥(K2O)2—4公斤/畝。相當
于尿素28—37公斤/畝,磷酸二銨5—7公斤/畝,磷酸一銨9—13公斤/畝,硫酸鉀4—8公斤/畝。
(3)產量水平1000—1200公斤/畝:氮肥(N)17—22公斤/畝,磷肥(P2O5)10—13公斤/畝,鉀肥(K2O)4—6公斤/畝。相
當于尿素31—41公斤/畝,磷酸二銨7—9公斤/畝,磷酸一銨12—15公斤/畝,硫酸鉀8—12公斤/畝。
(4)產量水平1200公斤/畝以上: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13—15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相當
于尿素36—46公斤/畝,磷酸二銨9—10公斤/畝,磷酸一銨15—17公斤/畝,硫酸鉀12—16公斤/畝。
3.施肥方式與方法
(1)無滴灌條件下,全部的有機肥、磷肥、30%氮肥和50%鉀肥作基肥混合后一次施入,70%氮肥和50%鉀肥在大喇叭口期前后分
2—3次追施?;逝浞椒释扑]:14—18—13(N—P2O5—K2O)或相近配方。施用量按上述推薦量折算。
(2)滴灌條件下,在冬前或早春深耕之前,可將全部有機肥和30%磷肥作為底肥,撒施后翻入土壤。滴出苗水時追施5%氮肥,
5%磷肥;按照拔節期1次,小喇叭口到抽雄期2—3次,灌漿期2—3次施肥,氮肥比例為20%、50%、25%,磷肥10%、40%、
15%,鉀肥15%、60%、25%追施肥。
(3)在缺鋅或缺錳的地區,根據情況基施硫酸鋅或硫酸錳1—2公斤/畝。建議針對長勢偏弱的玉米田,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
200克和尿素0.5—1公斤兌水50公斤進行葉面噴施。
(4)在上述推薦用量的基礎上,滴灌栽培建議出苗或者拔節期增施液體腐殖酸或氨基酸類有機肥0.5—1.5公斤/畝,以提高春玉米
對養分吸收利用,提高肥料利用率,保證增產穩產。
(四)棉花
1.施肥原則
(1)施肥與優質高產栽培技術相結合,尤其要重視與滴灌、水溶肥、水肥一體化技術結合。
(2)合理水肥前移,實現促苗早發,增加生育中期施用比例,合理施用磷、鉀肥。
2.施肥建議
(1)膜下滴灌棉田
皮棉產量水平120—150公斤/畝,氮肥(N)15—18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鉀肥(K2O)2—4公斤。相當于尿素29
—35公斤/畝,磷酸二銨4—5公斤/畝,磷酸一銨7—9公斤/畝,硫酸鉀4—8公斤/畝。
皮棉產量水平150—180公斤/畝,氮肥(N)18—20公斤,磷肥(P2O5)8—10公斤,鉀肥(K2O)4—6公斤。相當于尿素35
—38公斤/畝,磷酸二銨5—7公斤/畝,磷酸一銨9—11公斤/畝,硫酸鉀8—12公斤/畝。
皮棉產量水平180—220公斤/畝,氮肥(N)20—22公斤,磷肥(P2O5)10—12公斤,鉀肥(K2O)6—8公斤。相當于尿素38
—41公斤/畝,磷酸二銨7—8公斤/畝,磷酸一銨11—14公斤/畝,硫酸鉀12—16公斤/畝。
畝施用腐熟后有機肥2—3方或商品有機肥130—150公斤。氮肥基肥占總量15%左右,追肥占85%左右(現蕾期15%,開花期
25%,花鈴期35%,棉鈴膨大期10%);磷肥30%、鉀肥0—20%作基肥,其它作追肥。全生育期追肥8次左右,從蕾期開始追肥,
一水一肥。有條件的情況下,出苗水滴施腐植酸肥料或低分子有機酸2—3公斤/畝,以提高出苗率和肥料利用率。
磷肥建議用酸性磷肥,基肥深施至20—30厘米,對于種植年限不足10年的棉田,增加30%—50%的磷肥用量,提升土壤剖面供
磷強度。棉花出苗水建議滴施磷酸一銨1—3公斤/畝作為啟動肥,提高棉花出苗率。在花鈴期和盛鈴期,每畝用磷酸二氫鉀150—200
克(1:800)葉面噴施1—2次,可以增加單鈴重0.2—0.5克。
對于鋅缺乏的棉田,基施1—2公斤/畝的硫酸鋅,或者分別在蕾期、初花期、盛花期葉面噴施0.2%—0.3%的硫酸鋅溶液。對于
硼缺乏的棉田,基施1.0—1.5公斤/畝的硼砂,或者分別在在蕾期、初花期、花鈴期葉面噴施0.1%—0.2%的硼砂溶液各1次。
(2)常規灌溉棉田
皮棉產量水平90—110公斤/畝,氮肥(N)14—16公斤,磷肥(P2O5)6—8公斤,鉀肥(K2O)2—4公斤。相當于尿素25
—28公斤/畝,磷酸二銨13—17公斤/畝,硫酸鉀4—8公斤/畝。
皮棉產量水平110—130公斤/畝,氮肥(N)16—18公斤,磷肥(P2O5)8—10公斤,鉀肥(K2O)3—5公斤。相當于尿素28
—31公斤/畝,磷酸二銨17—22公斤/畝,硫酸鉀6—10公斤/畝。
皮棉產量水平130—150公斤/畝,氮肥(N)18—20公斤,磷肥(P2O5)10—12公斤,鉀肥(K2O)4—6公斤。相當于尿素
31—33公斤/畝,磷酸二銨22—26公斤/畝,硫酸鉀8—12公斤/畝。
畝施腐熟后有機肥1—3方或商品有機肥120—150公斤。常規灌溉棉田35%—40%的氮肥用作基施,60%—65%作追肥施用。
25%—30%的氮肥用在初花期,30%—35%的氮肥用在盛花期。50%—60%的鉀肥用作基施,40%—50%用作追肥。50%—60%
的磷肥用作基施,40%—50%用作追肥。硼肥要葉面噴施,畝用量100—150克。鋅肥做基肥施用,畝用量1—2公斤。
(五)大豆
1.施肥原則
(1)提倡根瘤菌劑拌種,或者選用含根瘤菌劑的肥料,提高結瘤效率。
(2)有條件的地塊結合中耕進行追肥,追肥氮占總氮量的40%,追肥中磷鉀肥占對應養分總量的30%;不追肥田塊基肥中40%以上
的氮肥可以應用緩控釋氮;無法追肥或者應用控釋肥的田塊,如果后期大豆脫肥可結合防病噴施1%—2%的尿素溶液1—2次。
2.施肥建議
(1)依據大豆養分需求,在低肥力土壤可適當增加氮鉀用量。
(2)產量水平200—300公斤/畝,氮肥(N)12—18公斤/畝、磷肥(P2O5)5—8公斤/畝、鉀肥(K2O)6—8公斤/畝。相當于
尿素23—34公斤/畝,磷酸二銨5—9公斤/畝,磷酸一銨4—7公斤/畝,硫酸鉀12—16公斤/畝。
(3)產量水平300—400公斤/畝,氮肥(N)16—24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8—12公斤/畝。相當
于尿素30—45公斤/畝,磷酸二銨9—13公斤/畝,磷酸一銨7—10公斤/畝,硫酸鉀16—24公斤/畝。
(六)露地甜瓜
1.施肥原則
(1)合理施用有機肥,深施優質腐熟有機肥,少施禽糞肥,實行有機無機肥配合施用。
(2)定植后苗期不宜頻繁追肥,幼苗期以氮、磷為主,促進根系生長;生育中期應以氮肥為主,促進莖葉健壯生長;開花坐果期則
以鉀、氮為主,以提高果實品質和植株抗逆性。
(3)忌在中午高溫時追肥,忌過于集中追肥。
2.施肥建議
(1)在甜瓜播種(移栽)、耕翻前施入腐熟的農家肥3—4方/畝,將50%磷肥、30%鉀肥以及20%的氮肥混勻后施入施肥溝。
(2)產量水平2000公斤/畝以下:氮肥(N)8—10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0—12公斤/畝。相當于尿
素14—17公斤/畝,磷酸二銨5—8公斤/畝,磷酸一銨4—6公斤/畝,硫酸鉀20—24公斤/畝。
(3)產量水平2000—3000公斤/畝: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7—9公斤/畝,鉀肥(K2O)12—18公斤/畝。相當
于尿素17—20公斤/畝,磷酸二銨8—10公斤/畝,磷酸一銨6—7公斤/畝,硫酸鉀24—36公斤/畝。
(4)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2—14公斤/畝,磷肥(P2O5)9—11公斤/畝,鉀肥(K2O)18—22公斤/畝。相當于
尿素20—23公斤/畝,磷酸二銨10—12公斤/畝,磷酸一銨7—9公斤/畝,硫酸鉀36—44公斤/畝。
(5)追肥可根據土壤養分狀況和甜瓜的生長發育規律及需肥特性結合滴灌隨水施入,將剩余的80%的氮肥分為5—7次分別在苗期至
果實膨大期隨水滴施,剩余50%磷肥分2—3次在苗期至伸蔓期隨水滴施,剩余70%鉀肥分3—4次在坐果期至成熟期隨水滴施,以保證
甜瓜高產對氮磷鉀營養的需要。
(七)加工番茄
1.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6000公斤/畝以下:氮肥(N)12—15公斤,磷肥(P2O5)9—12公斤左右,鉀肥(K2O)4—7公斤。相當于尿素21
—25公斤/畝,磷酸二銨8—10公斤/畝,磷酸一銨9—12公斤/畝,硫酸鉀8—14公斤/畝。
(2)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4—18公斤,磷肥(P2O5)11—14公斤左右,鉀肥(K2O)5—9公斤。相當于尿
素24—31公斤/畝,磷酸二銨10—12公斤/畝,磷酸一銨11—14公斤/畝,硫酸鉀10—18公斤/畝。
(3)產量水平8000公斤/畝以上:氮肥(N)16—22公斤,磷肥(P2O5)12—16公斤左右,鉀肥(K2O)6—10公斤。相當于尿素
28—38公斤/畝,磷酸二銨10—14公斤/畝,磷酸一銨12—16公斤/畝,硫酸鉀12—20公斤/畝。
(4)滴灌模式:施腐熟后有機肥1—1.5方/畝。苗期滴施生物有機肥1—1.5公斤/畝,20%的氮肥用作基施,80%的氮肥用作追肥,各
生育期具體分配為:初花期20%、初果期30%、盛果期30%。鉀肥50%作為基肥,50%作為追肥,各生育期具體分配為:初果期
20%、盛果期30%。磷肥40%做基肥,60%做追肥,各生育期具體分配為初花期10%、初果期20%、盛果期30%。硼肥、鈣肥等中微
量元素肥料在現蕾期開始葉面噴施1—2次。重過磷酸鈣10公斤/畝做基肥一次施入。
(八)設施番茄
1.施肥原則
(1)推薦施用生物有機肥和生根類功能性水溶肥。
(2)生長前期不宜頻繁灌溉追肥,重視花后和中后期追肥,中后期追肥以高鉀復合肥或水溶肥為主。
(3)土壤退化的老棚需施用高C/N比的有機肥,少施禽糞肥,增加輪作次數,達到抑鹽和減輕連作障礙目的。
2.施肥建議
(1)苗肥增施腐熟有機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腐熟有機肥60—100公斤,鈣、鎂、磷肥0.5—1公斤,硫酸鉀0.5公斤,根據苗情
噴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優質有機肥4—5方/畝,或者優質商品有機肥1000—1500公斤/畝。
(3)產量水平4000—6000公斤/畝: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5—7公斤/畝,鉀肥(K2O)18—21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29—34公斤/畝,磷酸二銨8—11公斤/畝,磷酸一銨2—3公斤/畝,硫酸鉀36—42公斤/畝。
(4)產量水平6000—8000公斤/畝:氮肥(N)18—22公斤/畝,磷肥(P2O5)6—8公斤/畝,鉀肥(K2O)18—22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35—42公斤/畝,磷酸二銨9—12公斤/畝,磷酸一銨3—4公斤/畝,硫酸鉀36—44公斤/畝。
(5)產量水平8000—10000公斤/畝:氮肥(N)20—25公斤/畝,磷肥(P2O5)8—12公斤/畝,鉀肥(K2O)20—25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38—46公斤/畝,磷酸二銨12—18公斤/畝,磷酸一銨4—6公斤/畝,硫酸鉀40—45公斤/畝。
(6)滴灌模式:70%的磷肥,30%的氮肥和鉀肥用作基施,30%的磷肥,70%的氮肥和鉀肥用作追肥,各生育期具體分配為:45%
氮肥、30%磷肥和35%鉀肥在結果初期追施(第一穗果膨大至2-3厘米后);每間隔7—10天追肥一次;25%氮肥和35%鉀肥盛果
期追施,每間隔15天追肥一次。拉秧前20天停止施肥。
(7)進入盛果期后,根系吸肥能力下降,可葉面噴施0.05%—0.1%尿素溶液、硼和鈣肥,有利于延緩衰老,延長采收期以及改善
果實品質。
(九)加工辣椒
1.施肥建議
(1)產量水平干椒400—450公斤/畝:施腐熟農家肥1—1.5方/畝,氮肥(N)14—16公斤,磷肥(P2O5)10—13公斤,鉀肥(K2O)
3—5公斤。相當于尿素25—28公斤/畝,磷酸二銨7—8公斤/畝,磷酸一銨11—15公斤/畝,硫酸鉀6—10公斤/畝。
(2)產量水平干椒450—500公斤/畝:施腐熟農家肥1.5—2.0方/畝,氮肥(N)16—18公斤,磷肥(P2O5)13—15公斤,鉀肥
(K2O)5—6公斤。相當于尿素28—31公斤/畝,磷酸二銨8—10公斤/畝,磷酸一銨15—17公斤/畝,硫酸鉀10—12公斤/畝。
(3)產量水平干椒500—550公斤/畝:施腐熟農家肥2—2.5方/畝,氮肥(N)18—20公斤,磷肥(P2O5)15—18公斤,鉀肥
(K2O)6—8公斤。相當于尿素31—33公斤/畝,磷酸二銨10—12公斤/畝,磷酸一銨17—21公斤/畝,硫酸鉀12—16公斤/畝。
(4)膜下滴灌地塊20%的氮肥用作基施,80%的氮肥用作追肥,各時期具體分配為:初花期20%、初果期30%、盛果期30%。鉀
肥50%作為基肥,50%作為追肥,各時期具體分配為:初果期20%、盛果期30%。磷肥30%做基肥,70%做追肥,各時期具體分配
為:初花期20%、初果期20%、盛果期30%。
(十)設施辣椒
1.施肥原則
(1)辣椒移栽后到開花期前,促控結合,以薄肥勤澆。
(2)開花期控制施肥,從始花到分枝坐果期,除植株嚴重缺肥可略施速效肥外,都應控制施肥,以防落花、落果。
(3)忌用高濃度肥料,忌濕土追肥,忌在中午高溫時追肥,忌過于集中追肥。
2.施肥建議
(1)優質有機肥4—5方/畝作基肥一次施用。
(2)產量水平3000公斤/畝以下:施氮肥(N)10—12公斤/畝,磷肥(P2O5)3—4公斤/畝,鉀肥(K2O)9—12公斤/畝。相當
于尿素20—23公斤/畝,磷酸二銨4—5公斤/畝,磷酸一銨2—3公斤/畝,硫酸鉀18—24公斤/畝。
(3)產量水平3000—5000公斤/畝:施氮肥(N)15—18公斤/畝,磷肥(P2O5)4—5公斤/畝,鉀肥(K2O)10—15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30—36公斤/畝,磷酸二銨5—7公斤/畝,磷酸一銨3—4公斤/畝,硫酸鉀20—30公斤/畝。
(4)產量水平5000公斤/畝以上:施氮肥(N)18—22公斤/畝,磷肥(P2O5)5—6公斤/畝,鉀肥(K2O)15—18公斤/畝。相
當于尿素36—44公斤/畝,磷酸二銨7—8公斤/畝,磷酸一銨3—4公斤/畝,硫酸鉀30—36公斤/畝。
(5)滴灌模式:60%的磷肥,20%的氮肥和40%鉀肥用作基施,40%的磷肥,80%的氮肥和60%鉀肥用作追肥,各生育期具體分
配為:30%氮肥、20%磷肥和25%鉀肥在結果初期追施;每間隔7—10天追肥一次;40%氮肥、20%磷肥和25%鉀肥在結果盛期追
施;每間隔5—7天追肥一次;10%氮肥和10%鉀肥結果后期追施。
(十一)設施黃瓜
1.施肥原則
(1)推薦用植物源有機堆肥,老菜棚注意多施高碳氮比外源秸稈或有機肥,少施禽糞肥。
(2)定植后苗期不宜頻繁追肥,氮肥和鉀肥分期施用,少量多次,避免追施磷含量高的復合肥,前期追施高氮復合肥,中后期重
視鉀肥的追施。
2.施肥建議
(1)育苗期增施腐熟有機肥,補施磷肥,每10平方米苗床施用腐熟有機肥60—100公斤,鈣鎂磷肥0.5—1公斤,硫酸鉀0.5公斤,
視苗情噴施0.05%—0.1%尿素溶液1—2次。
(2)基肥施用優質有機肥4—5方/畝,或者優質商品有機肥1000—1500公斤/畝。
(3)產量水平3000—6000公斤/畝:氮肥(N)12—20公斤/畝,磷肥(P2O5)5—9公斤/畝,鉀肥(K2O)15—20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23—37公斤/畝,磷酸二銨7—12公斤/畝,磷酸一銨3—6公斤/畝,硫酸鉀30—40公斤/畝。
(4)產量水平6000—9000公斤/畝:氮肥(N)20—28公斤/畝,磷肥(P2O5)9—15公斤/畝,鉀肥(K2O)20—30公斤/畝。
相當于尿素37—51公斤/畝,磷酸二銨12—20公斤/畝,磷酸一銨6—10公斤/畝,硫酸鉀40—60公斤/畝。
(5)產量水平9000—12000公斤/畝:氮肥(N)28—36公斤/畝,磷肥(P2O5)15—18公斤/畝,鉀肥(K2O)30—35公斤/
畝。相當于尿素51—66公斤/畝,磷酸二銨20—23公斤/畝,磷酸一銨10—12公斤/畝,硫酸鉀60—70公斤/畝。
(6)滴灌模式:60%的磷肥,30%的氮肥和鉀肥用作基施,40%的磷肥,70%的氮肥和鉀肥用作追肥,各生育期具體分配為:
15%氮肥、15%磷肥和15%鉀肥在結瓜初期追施;每間隔7—10天追肥一次;45%氮肥、25%磷肥和45%鉀肥在結瓜盛期追施;每
間隔5—7天追肥一次;10%氮肥和10%鉀肥結果后期追施。